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xiali113的博客

有感而发 不吐不快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节点  

2010-07-20 16:43:46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陕西省渭南塬上桥南公社的一条山沟,本是地图上找也找不到的地方,原来很少人知道:中国的航天测控就是从这里起步的。

今天中国航天测控已经跻身于世界之强,当年的航天测控人昂首挺胸走出了山沟,这条山沟一度归于寂静,今年解放军总装备部在当年创业的原址上建立了一所“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”。

我这样评价“航天测控博物馆”:实景--自然背景真实;实地---机房建筑依旧;实物---设备陈列如初,实在是有创意的决定。

更令我兴奋地是在这所博物馆里留有我的足迹,30年前我也曾经是航天测控队伍里的一员。

节点 - xiali - xiali113的博客

这是我当年工作机房的配线架。(从桥南公社网站下载)

我21-24岁的黄金年龄就是在这排配线架前度过的。仔细打量这张照片的角度、窗户、地面、墙围的颜色,好像这配线架30年前就伫立在这间机房、就在机房这个位置,似乎原封没动。

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配线,也许技术和设备早已经升级换了。我敢说当时的配线也许是整个通讯系统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专业。机房只有一张像样的图纸,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时间是擦拭配线架上密密麻麻的节点,熟悉每条线的来龙去脉。虽然在执行测控任务时,这里的每条线都传输着重要数据,但我们看不见,这里的每个节点都转接着关键口令,但我们很少听到。

曾经到计算机101大楼的数传机房,看到台台设备闪烁着红黄绿的的信号灯,听到”哗哗哗“数传机器声,心想:这才叫”科研战士“。而我们和当年站在通信电线杆下负责站岗放哨的民兵相比,没有什么性质上的大区别。

可是就是这不起眼的配线架,给了我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:

配线架无遮无盖,导线、节点灰尘很多,我们要定期擦拭维护。擦拭需要用专用隔片隔断节点,暂时切断线路,因此,这个工作都是在大夜班进行。

大夜班是最痛苦的事儿,夜里一点钟,人刚刚沉睡就被叫起换班,整个人云里雾里的不清醒。

那个大夜班我负责擦拭一列配线架,隔断了弹簧片,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清理,擦拭完毕拔掉了隔离片,最后竟然有一个隔片漏拔了。早上交班时,值班日志没有做记载。

第二天,白班112台接到了断线的报告,真不走运,这部被“断线“的电话是司令部值班室的。要害部门的要害通讯被人为阻断了,完全够得上是个事故。

自己做检查是跑不掉的,听说中队还讨论是否处理。后来,不知为什么没有对这事儿给出实质性决定,也许本人一贯表现良好,也许组织治病救人,也许以观后效。。。。。,事情终于过去了。

这一过去便是30年,当我再次看到配线架的照片,不用搜索记忆库,第一个清晰调出的就是这件事。

当年在部队获得的嘉奖,奖励的缘由今日已经淡忘;

当初为了未能入党怨天尤人,今日早已释然;

当年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的常年连轴转,现在想想疲劳单调也不足挂齿;

但,唯有这当时最轻视的、最简单的、最”灰头土脸“的配线架,反倒留给我最深刻、最鲜明、最有意味的记忆。

30年了,驻足想想一路走来,还曾有过多少这样值得回味的人生”节点“啊!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5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